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4-12-05 阅读量:次
环氧乙烷灭菌是一种常用的低温灭菌方法,广泛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如各种手术器械、植入物、导管、注射器等。特别是那些不能耐受高温高压灭菌的精密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
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时,影响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影响环氧乙烷灭菌的五大要素:温度、压力、湿度、环氧乙烷浓度、灭菌时间。
温度的常规极限通常在40℃~60℃,一般常用的合适温度为50±3℃。但是当温度高到足以使药物发挥最大作用时,再升高温度,则杀菌作用亦不再加强。
灭菌温度的确定,同以下因素有关:
1)产品:材料的热耐受和穿透性;
2)装载方式:装载量建议小于灭菌器容积的80%,装载物品不能接触柜壁,有一定距离间隔;
3)包装:材料、大小、厚度、热穿透性;
预真空度的大小决定残留空气的多少,而残留空气可直接影响环氧乙烷气体、热量、湿气到达被灭菌物品的内部。
预真空度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包装和产品对负压的耐受程度;
2)打算采用负压灭菌或正压灭菌;
3)产品结构(管路长的情况下,EO不易到达深处);
4)使用EO气体与其混合物的浓度比例压力的设定应根据设备本身的密封性能以及所灭物品的正负压承受性综合考虑,在设备运行和物品可承受范围内,负压灭菌一般有着比正压灭菌更好的效果。
灭菌物品的含水量、微生物本身的干燥程度和灭菌环境的相对湿度,对环氧乙烷的灭菌作用均有显著的影响。在抽真空后、加药前,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情况下灭菌器内的湿度应控制在30%RH~80%RH范围内,但应对湿度的适宜性进行分析。
450mg/L~1000mg/L以上是目前常用的条件。
其与压力有直接关系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产品的装载量;
2)加入时所需的时间;
3)环氧乙烷残留量
4)加EO压力差
一般采用半周期法进行微生物性能验证,在除时间外所有其他过程参数不变情况下,确定无存活菌的EO最短有效作用时间(半周期)。灭菌工艺规定的作用时间应至少为半周期的2倍。此时间不一定是最短的有效时间。
以上五个要素中,湿度是只要在合适的范围内即可,其高与低,对灭菌效果没有明显影响;温度,浓度和时间则是略高效果会好,但是有其上限;其中真空度越高,效果相对会好,同样是有其下限及产品耐受的限制,且压力与浓度有对应关系,所以我们一般认为是四要素(温度,湿度,压力,时间)。只有合理控制以上要素,才能在最经济的条件下,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